玖景文旅
策劃-設計-建造-運營
用文化創意點亮文商旅
咨詢電話:15070893349
中國的傳統民居古建筑,像一個個藝術瑰寶鑲嵌在祖國廣闊的土地上!
中國民居古建筑,是風景,是生活,是歷史,也是智慧!
今天,為大家網羅中國各地最有代表性的特色民居古建筑,它們或是上帝創造,或是人為的杰作,但它們卻都有著最濃的中國味道。
一大波民居古建筑即將登場,請各位小主擦亮眼睛,準備欣賞……
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
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創造性的生土建筑藝術杰作。
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筑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
福建土樓作為福建客家人引為自豪的建筑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寶。同時又揉進了人文因素,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數十戶、幾百人同住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
傣族竹樓
傣族竹樓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下層高約七八尺,四無遮欄,牛馬拴束于柱上。上層近梯處有一露臺,轉進為長形大房,用竹籬隔出主人臥室并兼重要錢物存儲處;其余為一大敞間,屋頂不甚高,兩邊傾斜,屋檐及于樓板,一般無窗。若屋檐稍高則兩側開有小窗,后面開一門。
屋頂用茅草鋪蓋,梁柱門窗樓板全部用竹制成。建筑極為便易,只須伐來大竹,約集鄰里相幫,數日間便可造成;但也易腐,每年雨季后須加以修補。
傣族多居住在平壩地區,常年無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達21℃,沒有四季區分,這種環境很適合建造竹樓。
開平碉樓
廣東開平市的田野上,一座座歐式古典風格的小樓與中國南方農村的傳統土屋,形成中國絕無僅有的鄉間景色。
開平碉樓是中國鄉土建筑的一個特殊類型,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筑藝術于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
這些碉樓是上世紀開平華僑與村民主動把外國建筑文化與當地建筑文化相結合的結晶。其數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風格之多樣,堪稱世界最大的“碉樓博物館”。
劉氏莊園博物館
劉氏莊園博物館位于四川省大邑縣安仁古鎮的劉文彩莊園,是大地主劉文彩急劇暴發后建造。南北相望相距300米兩大建筑群。南部是劉文彩的老公館,1932年建造;北部是劉文彩為自己和弟弟劉文輝建的新公館,1942年落成。
這也是中外聞名的、我國現存完整、規模浩大的劉文彩地主莊園“老公館”和“新公館”。劉氏莊園原是大地主劉文彩的私家住宅,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好的一處封建地主莊園。大邑劉氏莊園內有一座三層“小姐樓”,又稱“繡樓”,建筑精妙,風格獨特。
大邑劉氏莊園博物館成立于1958年10月,1996年1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4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中國近現代社會的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之一。
規模龐大、保存完好的莊園建筑群,及莊園遺存的大量實物和文獻資料,加上獨具特色的莊園陳列,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為認識和研究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經濟、文化建筑及中國四川軍閥史、民俗學的重要場所和實物現場,是舊中國農村的一個縮影,是中國社會發展史的一個斷面。
除此之外,劉氏莊園所處的安仁古鎮是中國唯一一個以”文博”立鎮的小鎮,至今仍完整保存著大大小小27座公館,兩旁的民居建筑是傳統的川西民居風格(公館構架為穿斗式,磚木結構,小青瓦屋面,硬山頂封火山墻),公館均為“前店后居”式樣,隱藏在民居當中,形成了安仁古鎮獨特的公館文化,有著濃厚的民國色彩味道和歷史底蘊。
鳳凰吊腳樓
鳳凰古城的吊腳樓起源于唐宋時期。唐垂拱年間,鳳凰這塊荒蠻不毛之地王化建縣,吊腳樓便有零星出現,至元代以后漸成規模。
吊腳樓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古老建筑,最原始的雛形是一種干欄式民居。當人類的記憶尚處于模糊不清的原始時代的時候,有巢氏創造的吊腳樓就作為最古老的民居登上了歷史舞臺。它臨水而立、依山而筑,采集青山綠水的靈氣,與大自然渾然一體。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繼承了中國西周時形成的前堂后寢的庭院風格,既提供了對外交往的足夠空間,又滿足了內在私密氛圍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貴賤有等,上下長幼有序,內外男女有別,且起居功能一應俱全。
王氏宗祠分上下兩院,功能齊全,設計考究,祠前有精雕細刻的“孝義坊”。高家崖、紅門堡、崇寧堡三組建筑群比肩相連,皆黃土高坡上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筑。外觀,順物應勢,形神俱立;其內,窯洞瓦房,巧妙連綴。博大精深壯觀,天工人巧地利。于貌似千篇一律中千變萬化,在保持北方傳統民居共性的同時,又顯現出了各自卓越的個性風采。
總的特點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氣勢宏偉,功能齊備,基本上繼承了我國西周時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寢的庭院風格,再加匠心獨運的磚雕、木雕、石雕,裝飾典雅,內涵豐富,實用而又美觀,兼融南北情調,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喬家大院
大院為全封閉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約十六畝)平方米,建筑面積4175平方米,分6個大院,20個小院,313間房屋。大院三面臨街,不與周圍民居相連。外圍是封閉的磚墻,高10米有余,上層是女墻式的垛口,還有更樓,眺閣點綴其間,顯得氣勢宏偉,威嚴高大。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又稱四合房,是一種中國傳統合院式建筑,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
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規模規劃建設都城時期,四合院就與北京的宮殿、衙署、街區、坊巷和胡同同時出現了。據元末熊夢祥所著《析津志》載:“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謂之經,自東至西謂之緯。大街二十四步闊,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
這里所謂“街通”即我們今日所稱胡同、弄堂,胡同與胡同之間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當時,元世祖忽必烈“詔舊城居民之過京城老,以貲高(有錢人)及居職(在朝廷供職)者為先,乃定制以地八畝為一分,分給遷京之官賈營建住。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其建筑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是一組別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畫”、更是一座具有強烈人文精神的東方古城堡。
西遞村
西遞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兩條清泉穿村而過,99條高墻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宮。村頭有座明萬歷六年(公元1578)建的三間四柱五樓的青石牌坊,崢嶸巍峨,結構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顯赫的象征。
村中有座康熙年間建造的“履福堂”,陳設典雅,充滿書香氣息,廳堂題為“書詩經世文章,孝悌傳為報本”、“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的對聯,顯示了儒學向建筑的滲透。村中另一古宅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
“大夫第”為臨街亭閣式建筑,原用于觀景,樓額懸有“桃花源里人家。”六個大字”有趣的是,近人多將此樓當作古裝戲中小姐擇婿“熱拋繡球”所在,現已成為西遞村舉辦此項民俗活動的場所。“大夫第”門額下還有“作退一步想”的題字,語意雙關,耐人尋味。
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適于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后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其頂部用“烏耐”作支架并蓋有“布樂斯”,以呈天幕狀。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 “烏日何”,可通風、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動,適于輪牧走場居住。
蒙古包這一名稱聞名于世的一種建筑形式,是亞洲游牧民族的一大創舉。
宏村
被中外建筑專家稱為“中國傳統的一顆明珠”“研究中國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的宏村是一座經過嚴謹規劃的古村落。村內外人工水系的規劃設計相當精致巧妙,專家評價宏村是“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相得益彰,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有詳細規劃之村落”。被中外建筑專家稱為“中國傳統的一顆明珠”、“研究中國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水在宏村的選址中作用重大。
宏村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村”,聯合國專家稱贊它為“舉世無雙的小城鎮水街景觀”。因為它背倚黃山余脈羊棧嶺、雷崗山等,地勢較高,有時云蒸霞蔚,如濃墨重彩,有時似潑墨寫意,四周山色與粉墻青瓦倒映湖中,人、古建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好似一幅徐徐展開的山水畫卷。
姜氏莊園
姜氏莊園磚、木、石三雕藝術十分講究,整座莊園無處不雕,無處不琢,大至整個建筑設計,小到各個微小裝置,都有數不盡的“雕”藝術,這些都充分說明莊主的聰明才智和文化內涵,體現出獨到匠心的建筑科技和歷史藝術價值。
姜氏莊園設計巧妙,施工精細,布局緊湊,由上而下,渾然一體。對外嚴于防患,院內互相通聯,是陜北罕見的莊園建筑。
莊園三院暗道相通,四周寨墻高聳,對內相互通聯,對外嚴于防患,整個建筑設計奇妙,工藝精湛,布局合理,渾然一體,是全國最大的城堡式窯洞莊園,也是漢民族建筑的瑰寶之一。
康百萬莊園
康百萬莊園位于鞏義市康店鎮,距市區3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臨洛水,因而有“金龜探水”的美稱,是十七、十八世紀華北封建堡壘式建筑的代表。
康百萬莊園臨街建樓房,靠崖筑窯洞,四周修寨墻,瀕河設碼頭,集農、官、商風格為一體,布局嚴謹,規模宏大。總建筑面積64300平方米,有33個院落,53座樓房。
牟氏莊園
如果說,《紅樓夢》里的大觀園是明末清初建社會的一個縮影的話,那么,牟氏莊園則是清朝晚期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牟氏莊園規模恢宏,文化濃厚,以其建筑文化、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冠絕于世。
六個大院沿南北中軸線依次建為南群房、堂房、客廳、大樓、小樓、北群及東西群廂多進四合院落,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典型北方民居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落。
這所莊園的主人牟氏家族,祖籍湖北公安縣。其始祖牟敬祖于明初出仕途棲霞,擇定古鎮都村居住。其后裔仰仗其勢,廣斂錢財,至清末民初,牟氏家族的家業進入鼎盛時期,土地達6萬畝,山嵐12萬畝,年收入330多萬公斤,一度成為富甲膠東,名揚齊魯的大地主。
富則造屋,此乃農家一大嗜好。牟氏家族財大氣粗。于是,將大量的錢財用于營建莊園上。
牟氏莊園始建于清雍正年間,至民國24年基本建成。莊園依山傍水 坐北朝南,硬山、坡頂、磚木石結構,占地面積兩萬多平方米,房屋480多間,耗白銀達43萬兩之多。
聯系方式
拾取二維碼關注更多資訊
服務項目:
傳統村落保護文物修繕設計
園林古建筑規劃設計
仿古建筑外立面改造設計
民宿室內外裝飾設計
生態園、生態餐廳、生態酒店及生態農莊設計
特色小鎮設計
仿古景觀小品設計
四合院別墅設計
康養文旅地產規劃設計
鄉村文化旅游規劃設計
大型園林景觀工程設計
15070893349